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1|回复: 0

[国内新闻] 环球时报:文艺兵轻易能当团长引发军内不公平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8 20: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audio][/audio]
媒体:文艺兵轻易称将军是官本位顽疾
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布最新规定,要求严控全军文艺单位人员参加电视选秀等地方文娱活动,禁止他们开设公司和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作室,同时明确要求专业技术三级以上的文职干部不得称将军或文职将军。这些规定引发舆论的正面反响,必将有助于维护军队的形象。
“管好文艺兵”一直是军队治理的难点之一。即使在改革开放前,文艺兵也是针对各种纪律出位较多的群体,领导们有时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年社会的利益总量大增,文艺兵一脚跨着军队,一脚踩着市场,问题迅速膨胀,到了必须整治的时候。
首先,文艺兵的问题在军内外都触动了不公平感。在军内,这些“文职军官”会让在基层部队中摸爬滚打的军人们感觉不平衡,因为很多文艺兵的“级别”很高。在基层部队当个团长是个多不容易的事,而文艺兵却轻易就做到了。在军外,一些人会认为文艺兵是“用军费捧红的”,而这样的投入“与打仗无关”。
更重要的还是一些军队文艺工作者活跃在市场化演出的名利场上,有些卷入丑闻,损害了军队的形象。比如李双江、梦鸽夫妇的儿子两次涉案,舆论将李双江的“将军”身份不断突出出来,二人有口难辩。
其实所谓“文职将军”只是人们对三级以上文艺兵的俗称,军队的正式文件中从未赋予他们这样的称号,他们的所谓“军衔”都是人们参照他们的待遇“非法套用”的。很多学者认为,把高级文艺兵称为“将军”,动辄将他们称为“军级”、“师级”,这是中国社会官本位顽疾的表现。
新规定明确了不能将高级文艺兵称为将军,这虽是对老规定的解释和重申,但却有很强现实意义,是针对舆论热点的一项重要厘清。但“正称呼”是相对容易的,处理好文艺兵同演出市场的关系才是真正难点。
文艺兵的艺术状态可以有两极,一是他们完全为军队官兵服务,与市场隔绝。二是他们完全融入市场,军队只相当于他们的“签约单位”,给他们充分自由。第二种情况显然不能允许,也是总政新规定明确禁止的。但是第一种方式也未必就有利于军队文艺工作的长远发展,如何调控好文艺兵与市场的距离大概最重要。


中国文艺兵中需要有明星,否则军队艺术团体就会失去活力和影响力,鼓舞军队官兵士气的作用必将受影响。还要看到,这些年,军队文艺团体对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也在扮演突出角色。而在今天的中国,明星离不开市场的打造,文艺兵如果不对地方文艺活动有一定参与度,他们的声望就难以打造或保持。军队艺术团体也将对一线明星失去吸引力。
这几乎是军纪和市场的一个“悖论”,总政新规定的下发,显示军队下决心解决这个难题。既要把文艺兵的注意力集中到军内演出上,又要应对军队文艺工作在市场条件下的现实环境,争取最佳效果。
文艺兵和公众的配合对新规定的落实执行亦很重要。文艺兵严格自律、公众理解军队艺术团体任务的多重性,这些都是解决上述问题不可缺少的因素。军队是最严肃的队伍,文艺是最活泼的职业,当两者融为一体时,管理它的难度不言而喻。我们显然不希望把军队艺术团体统统“管死”,我们希望把它们管得更加精彩。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更多精彩,请登录环球网 http://www.huanqiu.com  责任编辑:NN08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