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4|回复: 2

又到一年麦收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8 20: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火辣辣的六月,是麦农们收获喜悦的季节。周日下午,我从临猗回运城的路上,看到一辆辆收割机轰鸣着驶向前方,不由让人触景生情,勾起我对小时候参加麦收的一些记忆。

  我的老家临猗县是个种粮大县,小时候我们家也有几亩地,每年都种麦子。每到农历的五月,那广袤的原野上,到处都翻滚着金色的麦浪,俗话说,“薬剤師 求人,绣女下床”老百姓把那叫做“龙口夺食”,可见收麦对于麦农来说那是何等的重要。“一打镰”,村里的学校都要放假,老师和我们这些“小社员”们都要下到火辣辣的田间去劳动。那时候机械化程度还不高,家家户户几乎都是手工操作。黎明的晨蔼里,大家拿着镰刀,带着草帽,脖子上搭条毛巾,拉着板车,带上水和干粮,急急忙忙去割麦,生怕老天爷变了脸,一年的辛劳白费了。不少的家庭都是倾巢出动,男女老少齐上阵。那时我年纪小,力气虽然不大,但生长在农村,也受过粒粒皆辛苦的熏陶,干起活来也格外用力。

  金色的麦浪里,风好像特别的热,骄阳下,我们弯腰挥镰,汗流浃背,父亲在前面“拱行子”,母亲随后,我跟在后面割“一条腿”,妹妹跟着拾麦穗。All レザーバッグ一垄一垄的麦子被割倒后,父母亲又一捆一捆的扎好。割完这一块,再转一块地。

  拉麦捆是个力气活,我家强壮劳力少,用板车一车车往打麦场拉是我们家的“攻坚战”。松软的麦田里,装满麦垛的**车,父亲在前面拉,我和母亲在后面推,能听见父亲和母亲粗粗的喘气声,我涨红的小脸上汗珠儿断了线似地不停地往下淌,心急剧地跳。在我们身后留下的是深深的车辙。好不容易拉上了田间小道,步履才觉得轻松了许多。晚上回到家里,全身酸痛,骨头都像要散了架。懒的都怕洗,胡乱吃些饭,就沉沉的睡着了。东方刚露出一线鱼肚白,那讨厌的公鸡就打起鸣来,布谷鸟的叫声也远远传来。人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

  在我的记忆里,全家人最快乐的是收装那金灿灿的麦粒。麦垛运到麦场后,父亲用杈把大麦垛散开来,我和母亲紧跟着把麦垛铺平,翻晒半天,排队等小队里的拖拉机载着石碾过来碾轧;碾轧时,邻居们也都过来帮我们翻场。碾完后,那道工序叫作启场,就是把麦秆和麦衣与麦子分离。我们把秸杆挑起来堆成垛,用木锨拢好麦堆,准备扬麦除糠。テレビ会議システム倘若白天无风,这一程序就要在夜间等风进行。全家人带着凉席,躺在碾麦场上,听父亲讲着故事,看着满天的繁星,尽情享受着劳动后收获的惬意。等到起风了,父亲就赶快起来摇着扬麦子,我和母亲扫麦衣。月光下,父亲的木锨一下一下向空中划着弧线,通販麦粒向扇面一样渐次落下,非常好看。扬完场,我帮父亲撑好“蛇皮袋”口子,把扬好的麦子装进一条条袋子里。

  在麦收假期快要结束时,我们就可以品尝母亲用那新麦子磨出的面粉蒸出的清香甜美的馍馍了。

  参加工作后,习惯了城市的喧嚣,好些年,再没有体验那夏收中“龙口夺食”的生活了,孩子甚至不知道麦子是什么时候收的。这不,又到麦收的季节了,我要带孩子回农村老家去,重新寻找那火辣辣、金灿灿的人生快乐!












アルバイト        キャッシング        自動車保険                薬剤師 求人        レザーバッグ ショッピング        テレビ会議システム        通販
发表于 2011-10-30 01: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又回复了












        薬剤師 求人        ローン                レンタルサーバー        インプラント        英会話 横浜
发表于 2011-10-30 15: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强,支持楼主,佩服












        薬剤師 求人        ローン                レンタルサーバー        インプラント        英会話 横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